close

淡水的傳說


傳說中大屯山和觀音山同是神祉,是兩位情誼不錯而爭強好勝的神祉,

他們所有的東西都要相互比較一下,看誰輸贏。

一日,大屯山與觀音山比高,觀音矮了大半截,

負氣之下,一時想不開,便欲「蹈東海而死」。

大屯情急,伸手去拉,左手變成了關渡,右手變成今日的淡水。

兩手已接近觀音的衣群,這衣群便是今日的八里,卻礙於一水之隔。

大屯一再地呼喚,一再地乞求,而觀音卻不肯回頭,只是不再往深處走去。

於是心憂如焚的大屯,只好將伸長的手往前抓,一直,一直,直到今天。       

-凱達格蘭族傳說



最近手邊的工作跟淡水脫不了關係。這個曾經是我年輕的時候逃跑最佳的藏匿地,

說實在的到現在才真正的認識了它,從歷史,從住在這邊的藝術家,從在鎮公所二十年的科長。


山明水秀,有「東方那波里」美的淡水鎮,位於臺灣島西北隅,淡水河口的北岸。

在清季該地被稱為滬尾,達二、三百年之久,導致一般人誤認滬尾就是淡水的古稱。

其實,古時淡水與滬尾分指不同的區域。但演變至今,滬尾也成了淡水的別名。

而今,淡水在都市計劃及時代變遷當中,

有了捷運的便捷、有了老街的熱鬧、有了漁人碼頭的情人橋等等,

淡水小鎮的存在又多新的定義"台北市近郊最佳休閒地點"。

這個曾經居住過平埔族原住民、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的台灣北方小鎮,

在現今人們的心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淡水曾經的住民們

淡水是東亞海路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航途指標,因此迄今七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淡水,

居住台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原住民,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

十六世紀,西方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引起他們的注意。

西班牙人、荷蘭人競逐這塊豐美的土地,直到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淡水開始有漢人進入拓墾。



在凱達格蘭族的傳說中,淡水,是一彎神祈的臂膀,是一塊有情的土地。

在這塊土地上,擁有感性的、知性的、柔美的、堅韌的、浪漫的許多面象。



我手寫我心,我用我的筆,努力的勾勒出我所想要建構的,你所想像不到的淡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dore 的頭像
    dodore

    dodore's box 杜朵的盒子

    dod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